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5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马蕙, 杨富国, 卢晓虹, 夏婷婷, 尹春岚, 李瑶瑶
    护理学报. 2018, 25(20): 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0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术后3个月患者自我管理总得分为(82.51±11.45)分,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疾病感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可解释自我管理行为变异的60.8%。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家庭功能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 护理教育
  • 马景双, 孙茜, 王艳杰
    护理学报. 2018, 25(20): 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签法抽取我校2017级1个班的3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教学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101.28±6.48)分、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91.09±28.43)分均较教学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73、4.112,P<0.001)。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护理管理
  • 李华, 夏于欣, 王西
    护理学报. 2018, 25(20): 8-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价格标识的综合管理对降低手术室非计价耗材浪费的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管理小组,规范库房基数,定位放置非计价耗材,制作图片文字说明及价格标识,建立专科手术用物指南,并持续改进的综合管理办法,与常规管理下骨科手术中非计价耗材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综合管理后,非计价耗材的有效使用率得到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浪费量及金额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通过价格标识综合管理手术室非计价耗材,规范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节约意识,能有效降低非计价耗材的浪费率,降低成本。
  • 文献研究
  • 于洁, 季红, 王兆秀, 张彦红, 丁文秀
    护理学报. 2018, 25(20): 10-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对共情疲劳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对其定义属性、前因、后果和实证性测量工具进行系统分析,为今后共情疲劳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相关概念,提出共情疲劳在护理领域中的概念: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感知患者的情绪,主动付出共情,但由于长期接触患者及其经历又没有充分的休息,导致共情压力超过护理人员本身的耐力水平,且缺少社会的支持,最终出现身体上、情绪上、精神上、社会上的一系列变化。结论 通过共情疲劳的概念分析,正确理解、预防、识别或干预共情疲劳,有助于未来继续深入开展其在护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黎喆, 丁欣
    护理学报. 2018, 25(20): 14-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衰弱评估应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文献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衰弱、选择适宜评估工具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衰弱评估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评估工具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衰弱评估能提示患者跌倒发生率、移动能力、营养状况、再次入院率等,为术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衰弱工具大致分为“衰弱表型”模型、以健康缺陷累积为基础的衰弱指数模型、多维度模型3种。衰弱评估需注意5个方面的事项。结论 将衰弱评估应用于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入院、术前、术后评估可能成为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开展衰弱评估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
  • 循证护理
  • 冷志兵, 杨晓玲, 杨平, 汪晓媛, 谢建雷, 蒲亨萍
    护理学报. 2018, 25(20): 18-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入院后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CNKI、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7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17 6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入院后气管插管组相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进行气管插管后,增加患者的病死率[RR=1.15,95%CI(1.09~1.20),P<0.00001]及ICU住院时间[SMD=0.56,95%CI(0.12~1.00),P=0.01];其次,对肺炎发生率[RR=1.28,95%CI(0.95~1.71),P=0.10]及机械通气时间[SMD=0.15,95%CI(-0.08~0.37),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为稳健,发表偏倚检测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院前急救中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插管可能增加患者病死率,延长ICU住院时间,但对患者入院后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影响。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 赵诗雨, 柯卉, 李梦圆, 熊璨, 喻姣花
    护理学报. 2018, 25(20): 24-3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肠内营养补充剂预防和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内营养补充剂降低了压疮发生率[RR=0.81,95%CI(0.71,0.91),P=0.0008]、提高了压疮治愈率[RR=1.53,95%CI(1.28,1.83),P<0.00001]、加快了压疮面积的缩小[SMD=-1.11,95%CI(-1.39,-0.82),P<0.00001],并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8,95%CI(0.37,1.63),P=0.51],但不能加快压疮愈合计分的降低[MD=-0.68,95%CI(-1.47, 0.1),P=0.09]。结论 肠内营养补充剂在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和加快压疮面积缩小方面具有优越性,具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在促进压疮愈合计分的下降、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方面的效果还不能确定,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进一步验证。
  • 调查研究
  • 郑雯, 丑安, 张礼宾, 盛丽莎
    护理学报. 2018, 25(20): 31-3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护理教育职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框架。通过专家调研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统计调研结果并最终确定各级各项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体现了专业特点,可为护理院校学生隐性知识能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杜兰玉, 胡霞, 王向弘, 刘海娜, 任磊, 朱晓秀, 段幼萍
    护理学报. 2018, 25(20): 37-4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现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5月—2013年4月抽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长期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对其进行衰弱评估,随访5年内全因死亡情况。结果 (1)最终纳入3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评分(2.33±1.53)分,衰弱、衰弱前期和无衰弱发生率分别是44.2%、42.1%和13.7%。衰弱、衰弱前期和无衰弱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38.0%、82.5%和90.4%(P<0.001)。(2)在校正了年龄、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harlson合并症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等协变量的干扰后,衰弱评分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年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HR=1.311,P<0.001)。(3)衰弱评分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与随机面积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衰弱评分2.5作为切点,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率分别是0.757、0.738和74.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衰弱患病率,衰弱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衰弱评分可以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建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常规衰弱筛查、评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 王乾贝, 乔曼, 郑颖, 薄琳
    护理学报. 2018, 25(20): 42-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翻译癫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双人翻译-回译模型翻译癫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并用于评估194例住院癫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价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 中文版癫癎管理行为量表保留了源量表20个条目,总内容效度为0.990,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1.000。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787%。修订后中文版癫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29,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661~0.721。重测信度系数为0.743。结论 修订后的中文版癫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临床评定我国癫癎 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状况。
  • 临床护理
  • 杨丽平, 张志刚, 张彩云, 马晓佳, 田金徽, 魏花萍, 张永红, 岳伟岗, 申希平
    护理学报. 2018, 25(20): 47-4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施情况,进而为早期活动方案的制定和专业化早期活动管理团队的建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住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了解早期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情况。结果 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率为19.2%,非机械通气患者的开展率为2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气管插管活动的比例为5.31%;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6.5(3,9)天,非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3(2,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活动在ICU患者中开展率较低,无论是机械通气患者还是非机械通气患者,应大力推广早期活动在ICU中开展,使其早日成为ICU护理常规的一部分。
  • 王军, 关欣, 马春梅, 王征
    护理学报. 2018, 25(20): 50-5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行综合认知干预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价,为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予以人工认知干预训练,计算机干预训练和人工电话随访,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进行评估,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不同时间点的简易智能精神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MMSE=24.59、FMoCA=50.71、P<0.05),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3个时间点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P>0.05)。结论 综合认知干预训练的实施,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对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的改善不明显,有待进一步观察。
  • 吕锡蓉, 余文静, 曹婷, 周荣超, 李莎
    护理学报. 2018, 25(20): 54-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其护理管理办法及配合方案,为今后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的开展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 54例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制定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专科护理手册,规范护理流程;做好术前访视与手术准备;术中做好皮肤管理、低体温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加强机器人手术操作中的观察、术后与电脑核对机器人器械剩余次数并做好各项登记及交接与管理等。结果 经过完善的手术护理及手术配合,我院成功完成了小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54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结论 完善的管理办法、默契的手术配合、熟练的机器人系统操作、规范的机器人手术管理能够更好地保证小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的进一步发展。
  • 李兰, 蔡志云, 郑俊艺, 韩秋英
    护理学报. 2018, 25(20): 57-6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中线导管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比较2种置管方法置管后出血量、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总费用、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即刻出血量、置管后穿刺点24 h内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291元,对照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721元,试验组置管总费用低于对照组;2组置管后1周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置管术在中线导管置管中能够减少穿刺点出血,节省操作时间,降低置管费用且不会引起静脉炎风险的增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心理卫生
  • 李静
    护理学报. 2018, 25(20): 61-6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抽取河南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普通产科病区住院保胎的先兆流产患者126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6例患者的焦虑自评标准分为(59.22±5.85)分,其中轻度焦虑者68例(54.0%),中度焦虑者51例(40.5%),重度焦虑者7例(5.6%);抑郁得分(19.80±2.88)分,存在抑郁症状者108例(85.7%)。社会支持总分(38.69±6.92)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与其社会支持总分均呈密切负相关(P<0.01)。结论 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的患者焦虑、抑郁较为普遍,且与社会支持呈密切负相关。建议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加强对患者配偶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宣教,加强其对患者的理解和情感支持。
  • 吴静, 丁晓平, 耿在香
    护理学报. 2018, 25(20): 64-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科住院的62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训练,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总分均有下降,生活质量每项评分均增高;经组间比较,观察组抑郁、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外,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调动患者的康复潜能,改善其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健康管理
  • 古艳, 袁丽, 欧青, 张欢, 伍玲, 张利英
    护理学报. 2018, 25(20): 67-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将并发症体验结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对38例门诊初始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首诊日利用并发症体验工具,分别模拟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改变,让患者通过感官体验,进一步加强行为改变的信念,并给予3个月延续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症体验增加了患者行为改变信念,结合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门诊初始使用预混胰岛素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 护理创新
  • 张巧梅, 史俊杰, 许素环, 但鑫, 马宏文
    护理学报. 2018, 25(20): 70-7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动静脉瘘穿刺管路固定袖套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该动静脉瘘穿刺管路固定袖套由掌部和袖筒2部分组成。掌部与袖筒连接,袖筒的腹面设有透明观察窗,便于临床护士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在袖筒腹面的内表面设有2个固定穿刺管路的卡槽,袖口边缘设有调节紧扣,袖筒侧边设有拉链,袖套的材质是仅可横向弹性伸缩的布料。穿刺结束后,患者戴上袖套,拉上袖筒侧边的拉链,使整个袖套形成筒状包裹手臂,将穿刺管路卡进卡槽中,根据患者臂围拉紧袖筒袖口处的可收缩紧扣,可以防止袖套移动。该袖套可使管路随患者的手臂移动而移动,从而达到有效固定管路的效果。
  • 李燕霞, 张玉荣, 李金馥, 韩玉霞, 王丽萍
    护理学报. 2018, 25(20): 71-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种适用于气管切开套管护理保护罩的研制与应用。方法 选取医用盛装75%酒精的回收塑料瓶。设计一款两端开口圆柱体的可直接罩在套管上的保护罩。其两端分别有双层纱布过滤,有连接输氧和湿化液的管路,有固定的弹性系带。结果 气管套管保护罩在使用过程中,防尘、过滤、湿化效果好,减少感染机会,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结论 气管套管保护罩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美观、使用方便,确保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安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王慧文, 袁飞骏, 李素云
    护理学报. 2018, 25(20): 73-7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一种多功能颈椎固定器及其在颈椎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颈椎外伤或颈椎疾病需要持续进行颈部制动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功能颈椎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托。比较2组患者持续佩戴时间、舒适度及发生压疮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持续佩戴时间、舒适度及发生压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颈椎固定器能让患者更舒适,更满意,更安全,更利于保持患者颈椎保护固定的有效性。
  • 李万里
    护理学报. 2018, 25(20): 75-7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为提高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方法 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包括具有角度划分的角度卡、测角吊坠、吸铁石和棉线。使用时,角度卡一个0°直角边依靠吸铁石附着在床体上,另一个0°直角边与床头背板垂直,测角吊坠的一端连接在角度卡直角顶点上,另一端自由下垂,随床头抬高向左或向右移动即为床头抬高角度。结果 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适用于各种床体,无需对床体进行改造,便于角度观察。结论 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使临床医务人员更容易抬高床头至准确角度,提高了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
  • 许丽, 李健, 张英慧, 娄未
    护理学报. 2018, 25(20):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一种小儿用防留置针性压疮及静脉炎敷料(以下简称新型敷料),探讨其在降低留置针性负效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新型敷料由T型水胶体敷料、方型泡沫敷料、3 M透明敷料和离型纸、防粘垫纸5部分组成,制作中改变原有水胶体敷料面积及形状,增设“T”型水胶体敷料(由水胶体敷料“一”及水胶体敷料“l”联合组成)、方形泡沫敷料,在3 M透明敷料与水胶体敷料“一”之间设置减压窗,3 M透明敷料表面设有同等面积离型纸,新型敷料下方设置防粘垫纸。结果 我科2017年4—6月将小儿用防留置针性压疮及静脉炎敷料应用于临床562例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2.9%(16/562)、留置针性压疮发生率为2.1%(12/562)、意外脱管发生率为1.4%(8/562),分别较之前(2017年1—3月)的发生率5.7%(31/548)、4.4%(24/548)、3.3%(18/548)明显降低。结论 该实用新型敷料可方便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情况,有效降低留置针性压疮发生率,还可发挥透明敷料较好的固定作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