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 全选
    |
  • 胡鹏,于晓霞
    护理学报. 2013, (9):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评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2型糖尿病病人提供有效、简单、量化的足部评价工具.方法根据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上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和 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自行制定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评分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选取247例非糖尿病足和33例糖尿病足病人,采用量表进行评估,并于14 d后从280例中随机选择28例进行再次评估.结果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评分量表整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0,重测信度为0.961;与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评分不同排序间具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623~0.922,P<0.05;糖尿病足病人总评分和非糖尿病足病人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评分量表信效度理想,是糖尿病病人进行足部评价和分度的有效工具.
  • 护理学报. 2013, (9):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亚洁,刘英,张军花
    护理学报. 2013, (9):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监测骨科术中外来器械和手术室器械污染情况,为外来器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骨科手术进行至2.5 h、3.5 h时由手术护士配合采集未使用的术中器械样本,其中外来器械98个,手术室器械75个.样本均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72 h后观察记录,肉汤混浊、变色、有生物膜生成视为阳性,肉汤透明清亮视为阴性.结果外来器械总体样本阳性率、3.5 h样本阳性率高于手术室器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器械组内比较,2.5 h和3.5 h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器械组内比较,2.5 h和3.5 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手术中所用全部器械污染率2.5 h和3.5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中外来器械污染率高于手术室器械,手术开始3.5 h时污染率明显高于手术室器械,外来器械的污染率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升高;骨科手术器械整体采样阳性率偏高,且随手术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
  • 万文洁,吴茜,施雁
    护理学报. 2013, (9):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给药错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随机抽取3个外科、3个内科的全体护士共计89名进行调查.结果给药错误实际发生情况较严峻,31名(35%)护士表示自己在过去的1月中发生了1起或多起给药错误.临床护士在案例分析中对给药错误的识别存在分歧,临床给药错误上报率较低,认为仅有54%的给药错误事件会上报给护理管理者.结论临床护士对给药错误的认知存在不足和分歧,会倾向于用自己的一些标准重新去定义给药错误,给药错误上报率不高,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培训、营造医院无惩罚环境.
  • 臧瑜,缪景霞,张立力,夏群
    护理学报. 2013, (9):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疾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症状,探讨其症状群种类和数量.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对155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统计症状群.结果癌症患者发生率高的症状依次是疲乏、口干、睡眠不安.严重程度症状依次为食欲下降、呕吐、疲乏和睡眠不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除气短与食欲下降、呕吐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症状之间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3个症状群,分别为疾病行为症状群、上消化道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各症状群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9、0.83、0.75.结论癌症患者存在多种症状群,对癌症患者应探索以症状群为基础的干预模式,以求能够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 姚雅青,王爱敏,沐菊,佟新格,朱秀丽
    护理学报. 2013, (9):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护理专家、本科护士及应届本科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设置的认知及差异,并了解本科护士和应届本科生的报考意向,为专业方向的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结合访谈,对40名从事和熟悉护理工作的专家、147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以及177名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专家认为前3位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危重症监护、糖尿病护理、伤口造口护理;大多数专家倾向于专业方向按护理专科划分;生源对专业方向的重要性认知和有意向报考的专业方向不一致.结论优先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危重症监护、糖尿病护理、急诊急救、心血管疾病护理、伤口造口护理、器官移植护理.生源对专业方向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应加强引导和干预.
  • 付光蕾,陈伟菊
    护理学报. 2013, (9):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护士长对高危药物外渗态度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为加强高危药物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采用自制高危药物外渗相关态度技能知识调查问卷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7名护士长进行调查评定,调查内容包括高危药物外渗相关态度、技能和知识3个维度,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结果关于高危药物外渗态度、技能、知识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9%、75%、23%;加权后总体平均正确率为70%.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长问卷总体平均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在高危药物外渗态度方面掌握较好,在技能和知识方面存在欠缺.作为风险管理者和质量控制者,护士长应同时重视处理高危药物外渗技能和知识方面的提高.
  • 郁艳梅,单君,吴娟
    护理学报. 2013, (9):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最佳的心内科晨间交接班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针对传统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交接班内容太多但不全面,接班人员职责不明确,床旁交接流于形式、不到位等不合理环节,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组成流程再造小组,对原有交接班流程进行考量、分析,将交接班人员时间、内容、职责等重新设计、完善和实施,观察流程再造后每日平均交接班时间、出院患者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两组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流程再造组接班护士满意度及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再造组每日平均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传统交接班组;再造后的交接班流程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P<0.05).结论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学报. 2013, (9):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区秀丽,黄静
    护理学报. 2013, (9):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卞薇,吴燕
    护理学报. 2013, (9):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艳,马敬香,陈文琼,李敏,吴立英,叶丽彦,时璇
    护理学报. 2013, (9):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对儿科护理工作特征的感知情况与工作满意度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提高工作满意度,进行工作设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工作诊断调查表(短题本)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题本)对广州市某儿童专科医院的454名护士进行工作特征评价、看法及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科护士工作特征各维度得分最高为任务重要性(3.77±0.68)分,其次是涉及他人关系(3.76±0.68)分,得分最低是任务完整性(3.29±0.69)分.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条目均分为:内在满意度(3.62±0.45)分、外在满意度(3.30±0.60)分、一般满意度(3.52±0.46)分.回归分析显示:儿科护士工作内在满意度主要受工作自主性、他人反馈及任务完整性影响,外在满意度与一般满意度主要受他人反馈与工作自主性的影响(P<0.01).结论儿科护士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其对儿科护理工作的自至性、任务完整性和他人反馈的认同和感知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
  • 王晓阳,杨丽霞,覃爱开,周宇凤,蔡文智
    护理学报. 2013, (9):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和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对产后妇女盆底康复锻炼宣教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设盆底康复认知、需求及影响因素问卷对66例初产妇在产后42 d回访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后妇女对盆底功能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需求的影响.结果64%初产妇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但75%不知道预防方法,98%不了解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对于治疗或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各种方法,75%以上回答不知道.仅45%的产妇表示希望得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收入水平及对盆底康复了解程度不同的产妇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的产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对于盆底康复相关知识的宣教.结论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及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产妇进行盆底康复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应对产后妇女加强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妇妇女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进而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王红卫,邹长翠,李瑾虹,李伟,朱清云,曹菊秀,陈琛
    护理学报. 2013, (9):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普通人群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8884例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体检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脏B超等项目的检查,记录体检结果.危险因素分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对象中,患脂肪肝2732例,患病率30.7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58%,女性患病率为18.0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进入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深圳市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高,男性及随着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增高,脂肪肝发生的危险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脂肪肝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 护理学报. 2013, (9):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曾小红,刘瑞平,李平东
    护理学报. 2013, (9):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因喉癌激光切除术致大面积气道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在烧伤后出现自主咳嗽功能减弱、气道狭窄、痰液排除不畅及吞咽功能异常等情况.给予有效的气道护理,包括气道湿化、促进痰液引流、促进气道黏膜修复;缓解气道狭窄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加强心理支持与干预.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张秋丽,张京煜,张淑艳
    护理学报. 2013, (9):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的需求,为该特殊人群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9名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进行调查,包括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5个维度的需求.结果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病情保证的需求(3.44±0.33)分,其次为接近患者的需求(3.08±0.34)分,获取信息的需求(3.00±0.37)分,自身舒适的需求(2.38±0.50)分和获得支持的需求(2.34±0.43)分.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法)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是患者家属的总体需求、接近患者需求及获得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1);此外,患者有无起搏器植入的经历为家属自身舒适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律失常中心护士应理解和重视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患者家属的不同需求,针对每位家属实行个体化护理,使其更好配合患者的治疗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郑雅宁,曹耀萍,吴瑜玲,孙小玲,郭梅
    护理学报. 2013, (9):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阴道灌洗患者舒适状况,探讨人口学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129例在妇科手术前遵医嘱接受阴道灌洗的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阴道灌洗患者舒适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阴道灌洗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患者舒适的相关人口学因素.结果患者舒适度评分为1~8(3.70±1.34)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患者舒适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文化程度与患者舒适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年龄对舒适度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患者在手术前阴道灌洗时存在不舒适状况,患者年龄与阴道灌洗舒适度评分负相关,即年龄越小舒适程度越差,年龄越大舒适程度越好.
  • 胡志华
    护理学报. 2013, (9):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切口脂肪液化高危产妇评估法筛选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产妇,并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价并筛选高危患者,在其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预防性、针对性护理,并统计采取预防性护理策略前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高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筛选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在70%以上;针对高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剖宫产产妇进行筛选并实施手术前后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使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由2.1%下降至1.4%,高危孕产妇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由7.9%降至4.3%.结论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前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值得借鉴和推广.
  • 李玉兰,吴世卿,温志欣,陈伟菊
    护理学报. 2013, (9):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31例行颏下肌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面部缺损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口腔准备及术区备皮,以安抚患者并减少感染机会;术后指导患者保持有利于皮瓣血供的体位,规范化观察皮瓣,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饮食,加强气道湿化,评估各引流管引流液体的量及性质,做好口腔护理.本组2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皮瓣水肿、轻度发绀,经及时处理未发生皮瓣坏死,随访1~5年,患者语言、咀嚼、吞咽、发音功能良好,颜面外形恢复良好.
  • 李香风,吴欣娟,曹晶,赵红
    护理学报. 2013, (9):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肤净备皮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6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一次性备皮刀按操作常规进行备皮,观察组术前采用肤净备皮抑菌剂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备皮.比较患者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备皮质量、操作时间、耗材成本等.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及术后30 d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备皮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在疼痛感、痒感、发红、是否有切口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备皮成本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肤净脱毛剂备皮法属于成本较高,效果较好的备皮方法.
  • 戴晓琴,马纯雪,蔡月,洪广亮,吴斌
    护理学报. 2013, (9):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护理的评估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表格,回顾性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某院159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进食情况、基础疾病、血液检查指标、用药剂量、疗程等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5.8%.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与肝病、肾功能不全、进食情况、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进食减少、加大用药剂量等可增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出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密切注意出血征象及凝血功能的监测.
  • 蒋凯,蔡晓丹,严晓静,方振红,俞继芳
    护理学报. 2013, (9):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寻找解决留置导尿患者顽固性渗尿的方法.方法将46例长期留置导尿出现顽固性渗尿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重插尿管或更换更大号导尿管,期间出现渗尿严重时,采用50 mL注射器冲洗回抽导尿管,确保导尿管引流通畅.观察组在精密计尿器入口边上用无菌剪刀钻孔接电动吸引器,采用-6 kPa小负压每间隔1 h吸引5 min引流尿液.观察比较2周内两组的渗尿现象及泌尿道损伤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使用负压吸引后渗尿情况明显改善(P<0.01),两组泌尿道损伤、出血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6 kPa的小负压间歇吸引尿液,能改善导尿患者顽固性渗尿现象,且不增加泌尿道损伤出血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立南,倪登会,刘碧云,李小妮,谈慧芳
    护理学报. 2013, (9):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种品牌B-D 测试结果不合格的图样表现形式及原因并总结归类,为灭菌炉及相关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找到迅速而准确有效的方法,降低设备故障对灭菌工作顺利进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两组进行,3 M组采用3 M一次性B-D测试包,逢单日在所有4台灭菌器做B-D测试;OTTO组采用OTTO一次性B-D测试包,逢双日在所有4台灭菌器做 B-D测试;当其中任意一组测试失败时,同日立即使用另一组测试包进行双重对比,检查B-D测试失败原因并维修.两组实验各进行380次,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合格测试结果的次数和B-D测试纸的变色图样.结果3 M组有30次测试失败,其中13次图样变色不完全,中心有大小范围及深浅不一的黄色,总结原因为灭菌炉内腔有空气残留,另有17次B-D测试纸变色为外周黑,中间大小范围不同灰白,原因为蒸汽质量不饱和;OTTO组有15次B-D测试失败,图样中心均为大范围深浅不同程度泛黄.结论3 M一次性 B-D测试包对灭菌炉及相关设施故障的探测更为敏感,即3 M B-D 测试包能检测到灭菌设备故障时OTTO B-D 测试包并不一定能检测到.可根据3 M B-D 测试包中的测试纸变色后不同的颜色表现种类判断是空气残留问题还是蒸汽质量问题,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所在,及时维修,减少对日常灭菌工作的耽搁.
  • 护理学报. 2013, (9):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文苓,刘晓颖,王永利,陈向韵
    护理学报. 2013, (9):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痛苦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对某社区5个社区卫生站或服务中心的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总均分8.25分,属中等偏上水平;糖尿病痛苦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因糖尿病导致的与生活规律相关痛苦维度、情感负担维度的表现较明显,其情感负担处于轻中度占29.4%,生活规律相关痛苦处于轻中度者占30.9%;心理痛苦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呈一定负相关(r=-0.430~-0.230,P<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属中等偏上水平,且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则心理痛苦程度越轻.提示应侧重对患者加强糖尿病导致的与生活规律相关痛苦、情感方面痛苦的干预;提高患者控制血糖的自信心,以消除负面情绪.
  • 护理学报. 2013, (9):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慈婵,杨翠芹,欧阳颖,陈映娟
    护理学报. 2013, (9):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QQ群开展患者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方法建立QQ群,责任护士宣传和收集 QQ资料,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群主和管理员做好群内人员和宣教资料的上传和更新;安排护士值班在线,以QQ聊天、空间留言、共享和发邮件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结果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有150多名患者和家属参与QQ群咨询;通过QQ平台,协助70例患者预约登记入院,解答及指导了120例患者存在的问题,成功杜绝了1例自杀事件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0%上升至95%,床位使用率从98%上升到106%.结论利用QQ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使优质护理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使院外延续护理得到落实,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马戎
    护理学报. 2013, (9):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00例社区门诊就诊的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确定预防卒中的抗栓治疗方案、进行房颤发作的自我识别与自我处理、口服华法林治疗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管理前和健康管理1年时,患者自我处理心悸和房颤发作能力、抗凝治疗达标率、因房颤发作反复就诊和再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健康管理1年时,患者因心悸就诊由(5.50±0.21)例次下降至(3.32±0.11)例次(P<0.05),因房颤发作就诊由(4.31±0.12)例次下降至(3.00±0.13)例次(P<0.05);达到稳定目标血液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所需抗凝检验由(8.00±0.33)次下降为(5.03±0.21)次(P<0.05),因房颤再住院由(2.51±0.11)例次下降至(1.11±0.06)例次(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对常见症状(心悸、房颤)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助于降低因房颤发作反复就诊和再住院次数.
  • 肖晓玲,姚志红,胡明霞,张东华,胡秋秋
    护理学报. 2013, (9):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制临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台,用于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的毁形与分类收集及存放,消毒处理静脉输液用相关物品.方法采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成由台体、台面、带盖利器收集孔与废物收集孔、针头分离孔、漏斗型接口、铡刀式大小切割刀、输液挂牌消毒箱(内置紫外线灯管)、储物空间、抽屉等部件组成的医疗废物处理收集台,通过针头分离孔、废物收集孔及切割刀按金属与非金属,被血液污染与未污染等进行分类毁形,通过消毒箱等对可循环使用的输液用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并与使用前的相应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使用临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台后,治疗室医疗废物管理得分、输液挂牌消毒合格率、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使用前(P<0.01);护理人员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毁形时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使用前(P<0.01).结论临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台能对一次性使用物品的毁形与分类收集及可循环使用输液相关物品的回收消毒进行集中管理,促进医疗废物及输液用相关物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保持周边环境整洁美观,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省时、节力、科学实用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梁卓智,黄锦依,郭慧玲
    护理学报. 2013, (9):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作方便实用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凳,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坐位时患肢摆放位置不当或患者不合作造成的关节脱位.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及材料学原理设计制作一种功能训练凳:功能训练凳由可自由活动的3部分组成,包括健侧凳、患侧凳、固定框架.使用功能训练凳时需套上枕头套保持清洁干净,将功能训练凳放置于有高靠背的硬椅上,根据手术部位将健侧凳与患侧灵活自如地左右移动位置,将有倾斜角度的患侧凳摆放在患侧,患肢应贴紧斜面放松;健侧凳摆放在健侧,正常体位.结果对32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中使用功能训练凳,无1例发生关节脱位,而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结论功能训练凳设计合理,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操作灵活简单,适用于各类型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