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1, Vol. 28 ›› Issue (20): 64-67.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1.20.064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气囊加压装置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张洁a, 姚洁a, 费海平a, 王宁b, 徐燕a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a.心内科; b.感染科,上海 201620
  • 收稿日期:2020-08-14 出版日期:2021-10-25 发布日期:2021-11-10
  • 通讯作者: 徐燕(1989-),女,上海人,本科学历,护师。
  • 作者简介:张洁(1986-),女,上海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
    [专利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8 2 1827868.9)
  • 基金资助:
    2020年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20035800900); 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19SJKJGG90)

  • Received:2020-08-14 Online:2021-10-25 Published:2021-11-10

摘要: 目的 设计一款气囊加压装置,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减伤口护理时间。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伤口护理方式采用传统的沙袋压迫方法,观察组采用设计的气囊加压装置,其余常规治疗、护理操作相同。结果 观察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护士护理伤口工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加压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少伤口护理时间。

关键词: 气囊加压装置,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护理, 并发症, 卧床时间, 护理工时

中图分类号: 

  • R473.6
[1] Cecchin F, Halpern DG.Cardiac Arrhythmias in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acemakers,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s,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vices[J]. Card Electrophysiol Clin, 2017,9(2):319-328.DOI: 10.1016/j.ccep.2017.02.013.
[2] 费叶萍,王黎梅. 永久起搏器植入部位压迫止血固定装置的研制[J]. 护理学报, 2017,24(22):74-7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2.074.
[3] 黎承华,叶祺,吴红心,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54(4):624-626.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9.04.030.
[4] 刘美丽,阮慧琴,胡经文.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33(26):2021-2023.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26.005.
[5] 闵英,刘艳杰,赵妍,等. 弹力绷带法与气囊加压止血器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比较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心脏杂志, 2019,31(5):544-547.DOI: 10.12125 /j. chj. 2019008025.
[6] 杨秀华,孟涛. 气囊加压腹带在胎盘低置阴道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36(5):395-398.
[7] 杨晓敏,赵晓倩,过庆华,等. 改良卧位对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影响与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32(15):1408-1410.DOI:10.16821/j.cnki.hsjx.2017.15.022.
[8] 常健. 结直肠癌患者区域延伸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上海:海军军医大学,2019.
[9] 李琦,田金徽,张志刚,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最佳卧床时间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6,31(23):20-23.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6.23.020.
[10] 方雪娥,廖晓琴,顾雪华,等. 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7):1629-1631.DOI:10.16821/j.cnki.hsjx.2018.17.033.
[11] 马娜,程娇新,胡婷婷,等. 肿瘤晚期患者PICC术后局部按摩预防肢体肿胀[J]. 护理学杂志, 2018,33(11):52-54.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11.052..
[12] 刘银春,朱丽英,成素芳,等. 简易气囊用于会阴侧切合并阴道深度撕裂伤口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5(16):118-120.
[13] 杨韵洁. 气囊式创口贴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7,30(20):172-173.
[14] 李林高. 物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15] 张伟锋. 碰撞试验用假人胸部压力分布测量的研究与分析[D]. 长沙:湖南大学, 2017.
[16] 姜腾飞,王伟,张琦,等.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9,26(8):1-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8.001.
[1] 江安琪, 付红英, 宋媛媛, 陈旭, 翟强鑫, 葛瑞钰. 贵州省伤口专科护士培训指导教师带教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13-16.
[2] 张璐, 李杰, 廖瑶姬, 郭金花, 何海林, 黄晓琴. 46例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66-68.
[3] 黄丽华, 翟巾帼, 刘益君, 张莉, 孔淦霞, 刘轩田. 妊娠期孕妇腕管综合征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3, 30(22): 50-55.
[4] 吴磊, 周济宏, 杨婷, 蒋琪霞. 人工真皮替代物应用于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2, 29(5): 42-46.
[5] 吴玉洁, 吴利平, 冷虹瑶, 王燕, 林光燕. 狗咬伤患者伤口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5): 52-56.
[6] 曹洁, 顾婕, 吕春, 黄建业, 李冬梅, 陆小英, 钱火红. 2021年第8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解读及启示[J]. 护理学报, 2022, 29(22): 74-78.
[7] 卜娜分, 蔡海云, 黄涛, 薛道金, 赵昌勇. 46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 护理学报, 2022, 29(2): 73-74.
[8] 洪丽微, 侯春怡, 沈香香, 张会锦, 张清, 巨春蓉, 黄丹霞. 肺移植术后出院患者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18): 47-52.
[9] 叶俏, 陈艺丹, 曾帆, 孙烯辉, 陈晓莹, 颜海萍, 李琳.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维护核查清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J]. 护理学报, 2022, 29(12): 70-74.
[10] 奉琴, 冯先琼, 何其英, 范冬萍, 邓兰. 移动管理方案在膀胱癌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学报, 2021, 28(6): 61-64.
[11] 严佳丽, 裘慧颖, 贾芸, 刘倩静, 富晶晶, 金云秋. 模拟体验并发症健康教育在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1, 28(5): 75-78.
[12] 都菁, 邓海波, 刘磊, 李琳凤, 孙建华.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研究[J]. 护理学报, 2021, 28(21): 71-74.
[13] 鲍丽超, 韩慧, 邹晓月. 基于AGREE II造口旁疝护理预防与管理的指南评价[J]. 护理学报, 2021, 28(19): 48-51.
[14] 田文杰, 吕毅, 王凯玲, 杨勤玲, 肖奇贵.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护理学报, 2021, 28(18): 50-52.
[15] 吕云霞, 冯少娟, 刘正伟, 陈彦球, 刘洁, 黄洁莹. 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儿早期气道并发症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1, 28(13): 46-5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