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5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8-12-10
  

  • 全选
    |
    护理教育
  • 孙雪莲, 张娜芹, 梁潇
    护理学报. 2018, 25(23): 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01
    摘要 ( 218 ) PDF全文 ( 76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习护生109名作为观察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护生101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时比较2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124.37±3.66)分和护理核心能力为(80.98±2.0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15±4.08)分和(74.87±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实习护生的职业获得感,同时也保证了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 护理管理
  • 贺育华, 杨婕, 蒋理立
    护理学报. 2018, 25(23): 5-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05
    摘要 ( 187 ) PDF全文 ( 31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案对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以及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针对护士疼痛管理行为的干预方案,并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病房进行试行。方案实施前(2018年1月上旬)及实施后(2018年4月下旬),采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34名病房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测评对比。此外,选取同期病房出院患者各60例,应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控制或减轻疼痛方法的满意度,同时,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120例出院患者的护理病历进行疼痛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的评价对比。结果 在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护士疼痛管理行为进行干预后,病房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较前显著提高(P<0.01);疼痛护理记录规范率显著提高(P<0.05);病员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对“护士疼痛处理的满意度”、“护士反应快慢的满意度”、“疼痛时受到所有照料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护士疼痛管理行为干预方案,可提升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并能促进其疼痛管理行为的改进,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疼痛体验的目的。
  • 尹茂贞, 闫城, 韩辉武, 岳丽青
    护理学报. 2018, 25(23): 10-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10
    摘要 ( 167 ) PDF全文 ( 61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降低普通病区多参数监护仪错误警报发生率,规范多参数监护仪警报管理流程。方法 对50例品管圈活动前接受多参数监护仪辅助治疗的普通病区住院患者错误警报率发生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监护仪操作流程,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多参数监护仪错误警报发生率从92%降到31%;目标达成率为111%,进步率为66%;患者对监护仪使用知识掌握度由82%上升到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警报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参与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普通病区多参数监护仪的错误警报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监护仪使用知识掌握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文献研究
  • 王婧, 苗继凤, 许彩彩, 崔苗, 商临萍
    护理学报. 2018, 25(23): 15-1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15
    摘要 ( 313 ) PDF全文 ( 109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目前国内外口腔护理评估现状,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回顾国内外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的现状,对口腔护理评估实践情况、评估内容、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分析和对比。结果 大多数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会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口腔状态、病情、意识、配合程度等,但因缺乏标准的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评估工具,包括口腔评估指南(OAG)、Beck口腔评估表、BRUSHED评估模型及其他等多种类型,国内使用的量表多是由国外量表翻译而来,但上述工具均对气管插管患者缺乏针对性。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其特殊性,应结合其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针对性的口腔护理评估工具,以指导ICU护士为此类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服务。
  • 吴丽, 关红
    护理学报. 2018, 25(23): 19-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19
    摘要 ( 194 ) PDF全文 ( 81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护士组织沉默的概念及评估工具,分析影响护士产生组织沉默的相关因素。方法 归纳和总结我国护士组织沉默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结果 影响护士产生组织沉默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工作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结论 护士组织沉默是各个医院、各个科室普遍存在的集体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结合护士个体差异性,减少促使员工保持沉默的原因,让员工无顾虑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及建议,促进护理团队的稳步发展。
  • 王艾红, 张琼, 谢莹莹, 尹安春
    护理学报. 2018, 25(23): 22-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22
    摘要 ( 215 ) PDF全文 ( 5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归纳总结糖尿病患者压力相关的普适性、特异性测评工具。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对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压力测评工具的条目、信效度和适用人群进行综述。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普适性量表有:压力知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特异性量表有:糖尿病问题量表、糖尿病患者压力问卷-修订版、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和糖尿病应对策略量表。上述量表的信效度较好,能够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压力状况。结论 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我国糖尿病患者压力应激源、压力认知评价及压力应对策略的现状,同时也为今后编制特异性的测评工具提供一定的依据。
  • 循证护理
  • 曾纪丽, 王新宇, 胡芬
    护理学报. 2018, 25(23): 28-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28
    摘要 ( 305 ) PDF全文 ( 65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我国痴呆症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 运用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BSCO、EMBase、CINAHL Complete、Cochrane Library检索有关国内痴呆症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按照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结果 共纳入11篇质性研究,总结出28个结果,概括为4个类别,最后提炼出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照顾者通过自我调节,角色适应能力逐渐增强。整合结果2:照顾者渴望得到家庭-医院-社区-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结论 建立家庭-医院-社区-社会为一体的全面支持系统对于提高痴呆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调查研究
  • 何国龙, 赵体玉, 张诗怡, 郭月, 余云红, 旷婉
    护理学报. 2018, 25(23): 35-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35
    摘要 ( 146 ) PDF全文 ( 13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住院手术患者手术急性压伤的人间、空间、时间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回顾描述性分析其手术急性压伤的发生率及人间、空间、时间情况。结果 本组住院手术患者手术急性压伤发生率为0.1175%(189/160 775),Ⅰ期和Ⅱ期压伤,分别为48.7%、51.3%;男性压伤发生率是女性的1.875倍,压伤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4~18岁;高发体位为俯卧位;好发部位为颜面部、胸部、骶尾部、四肢和髂前上棘(人间);手术急性压伤的高发专科是神经外科、器官移植和心脏大血管外科、骨科(空间);压伤高发季度依次为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94%发生压伤的患者,手术时间>4 h(时间)。结论 2014—2016年住院手术患者手术急性压伤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转归良好;住院手术压伤患者以男性、>40岁、14~18岁居多,以俯卧位、颜面部为主;多见于神经外科、器官移植科;多见于第一季度、2月份及手术时间>4 h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结合手术压伤的三间分布及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手术压伤预防。
  • 黄旭霞, 曾秀娟, 彭丽娟, 张璋
    护理学报. 2018, 25(23): 40-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40
    摘要 ( 130 ) PDF全文 ( 19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淋巴瘤初治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 年1—12 月我科初治淋巴瘤拟行化疗而拒绝PICC置管的患者126 例,采用一般资料及自行设计的“淋巴瘤初治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原因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淋巴瘤初治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前4 位的是:认为影响日常生活89 例,占70.6%;认为PICC维护很麻烦67 例,占53.2%;不了解PICC管,医生没有要求58 例,占46.0%;担心置管后并发症35 例,占27.8%。结论 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主要为:担心置管影响日常生活,维护不方便,医生没有要求患者置管,担心置管后并发症等。针对此,护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血管保护意识;通过同伴教育帮助拟置管患者理解、接受PICC;加强医护合作,得到医生的支持和配合;加强护士导管维护技能的培训,在基层医院推广PICC维护技能,减少患者维护PICC的麻烦。
  • 临床护理
  • 周燕, 黄洁微, 卢筱华, 周佩如, 陈庆玲, 刘雪彦, 刘艳, 赵宛鄂, 李延飞, 邓敏娉, 容敏贤
    护理学报. 2018, 25(23): 43-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43
    摘要 ( 158 ) PDF全文 ( 3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内分泌科主导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在围术期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血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围术期(术前-术后)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79例患者进行分组。2016年1月—2017年7月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糖尿病专科护士(兼管床责任护士)科外巡泵和血糖管理的模式; 2017年8月—2018年6月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包括组建院内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内分泌专科医生团队、外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各科室糖尿病联络护士,其他非内分泌科室医护人员、营养师等);设置血糖管理的排班保证专人管理。比较2组患者在血糖管理和胰岛素泵安全运行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达标血糖值和术前达标时间、带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胰岛素泵运行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管道脱落、输注障碍及非计划拔管等),术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模式能确保围术期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同时也能保障胰岛素泵的安全运行。
  • 李洁莉, 王蓓
    护理学报. 2018, 25(23): 47-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47
    摘要 ( ) PDF全文 ( 1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备皮最佳方法及运用效果。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及虚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形成了区域备皮图谱,并在临床中应用。共纳入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人24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基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实施编发及备皮,对照组采用全颅备皮。分别比较2组患者皮肤破损率、医生及患者对备皮的满意度及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结局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皮肤破损率为0,较对照组皮肤破损率2.5%下降,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得分(98.53±5.72)分及患者满意度得分(99.87±3.56)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发生率(19.8%)及抑郁情绪发生率(16.7%)较对照明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 基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皮肤破损,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董晓兰, 吴海彤, 李秋旸, 蔡永华
    护理学报. 2018, 25(23): 51-5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51
    摘要 ( 151 ) PDF全文 ( 20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婴幼儿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集中收治14例婴幼儿患者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使用水合氯醛有效镇静,协调各部门集中完善检查;改进备皮方法,使用电动剃须刀进行安全有效的皮肤准备;协助并监督患儿及家长执行个性化的禁食指导;术后使用快速康复理念,评估患儿吞咽动作及咳嗽反射,指导早期进食;应用儿科操作技术及方法,妥善维护留置针;应用雾化吸入方法有效缓解气道反应;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全程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心理支持。结果 患儿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婴幼儿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较单侧植入围手术期症状多,护理难度大,加强婴幼儿患者的专业护理水平,实施个性化及精细管理,注重并发症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于彤, 霍晓鹏, 王晓晶, 芦英洁, 吴满满, 周欣
    护理学报. 2018, 25(23): 54-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54
    摘要 ( 262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坐式八段锦对高龄衰弱老年患者疲乏程度和衰弱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高龄衰弱老年患者35名为研究对象,在规范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5个月的坐式八段锦锻炼,应用修订版Piper疲乏量表和Tilburg衰弱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高龄衰弱老年患者的疲乏量表等级和衰弱量表得分(包括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而衰弱量表的躯体衰弱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个月的坐式八段锦锻炼可改善高龄衰弱老年患者整体衰弱状态,尤其是心理衰弱、社会衰弱2方面;不能有效改善其躯体衰弱状态,但可有效缓解其疲乏程度,值得广泛推广至社区。
  • 朱芳, 邱赛男, 樊玉花, 旷芙蓉, 苏斯, 方婷
    护理学报. 2018, 25(23): 58-5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盐水水注法引出腔内心电图对带PICC导管入院患者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方法 选取2017年8—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肠肛门外科131例带PICC导管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盐水水注法引出腔内心电图通过观察P波有无变化及变化情况来判断导管尖端有无发生移位,同时行常规X线定位。结果 采用盐水水注法引出腔内心电图定位正确122例,移位9例;X线定位尖端位置正确122例,移位9例,2种定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盐水水注法耗时和费用显著低于X线定位法,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带PICC导管入院患者采用盐水水注法引出腔内心电图能准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有无发生移位,操作简单,安全;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定位检查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及放射暴露,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邓伟英, 冯婉茹, 袁媛
    护理学报. 2018, 25(23): 60-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血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为血栓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中心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0例,在患者置入导管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了解是否发生无症状血栓,记录无症状血栓出现的时间、统计发生率。结果 无症状血栓的发生率为41%,中位数时间为第8天,其中19%(15/80)发生在置管后7 d,18%(12/65)发生在置管后8~14 d,8%(4/53)发生在置管后15~21 d,4%(2/49)发生在置管后22~28 d。结论 耐高压双腔PICC相关性无症状血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能发现无症状血栓。肿瘤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筛查,为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降低血栓的相关并发症。
  • 许珊珊, 戴新娟, 黎军, 张俊, 杨华花, 陈晨
    护理学报. 2018, 25(23): 63-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香芍方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3月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以慢性胃炎为第一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2),2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采用香芍方穴位贴敷,穴位均为神阙穴、中脘穴、双侧肝俞穴、双侧脾俞穴、双侧胃俞穴、双侧足三里穴,1次/d,4 h/次,7 d为1个疗程。比较干预前、干预第3天、干预第7天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变化,2组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各单项评分均有降低趋势(P<0.001);观察组患者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0、4.757,P=0.004,0.032);随着干预时间延长,2组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胃脘疼痛、脘腹胀满、泛吐酸水积分比较,组间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分析单独效应,干预前2组患者脘腹胀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天、第7天比较,2组患者脘腹胀满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安慰剂穴位贴敷可降低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香芍方穴位贴敷有利于降低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效果优于安慰剂。
  • 心理卫生
  • 王向荣, 南亚星, 乔桂圆, 王凌
    护理学报. 2018, 25(23): 68-7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本科一年级共20名护生实施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于干预前后测评教学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护生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促进“移情”与“反移情”能力的提升,对护生早期开展巴林特活动能够促进共情能力的稳定及增长。
  • 杨春, 宁晓东, 万恩桂, 魏丹丹
    护理学报. 2018, 25(23): 71-7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工作投入的关系,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JAWS工作幸福感及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某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8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工作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459,P<0.01),工作投入与工作幸福感呈正相关(r=0.598,P<0.01),工作压力对工作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为-0.590,工作压力通过工作投入对工作幸福感起到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33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士压力,通过增强护士工作投入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 护理创新
  • 张嘉, 夏燕燕, 束永前, 刘凌翔, 石汉平
    护理学报. 2018, 25(23): 75-7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款赫赛汀配置剂量快速换算及瓶签打印软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探讨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1)设计并编制赫赛汀配置剂量快速换算及瓶签打印软件。(2)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肿瘤科日间门诊输注赫赛汀的乳腺癌患者240例次做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6月收集的120例次患者做为对照组,剂量换算采用公式计算+查检表方法;2017年7—12月收集的120例次做为观察组,剂量换算采用赫赛汀配置剂量快速换算及瓶签打印软件换算。比较2组护士赫赛汀剂量换算1次正确率、剂量换算和剩余药液信息誊抄时间。结果 2组护士赫赛汀剂量换算1次正确率,对照组为95.8%,观察组为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6,P<0.05);2组护士剂量换算和剩余药液信息誊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47、52.92;均P<0.05)。结论 赫赛汀配置剂量快速换算及瓶签打印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缩短配置剂量换算和记录时间,减少换算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 董江, 米元元, 孙亮
    护理学报. 2018, 25(23):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3.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种带有正压密封阀的动脉穿刺套管针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对现有的直型动脉穿刺留置针进行改良,在动脉留置针内设计一个正压密闭阀。结果 动脉穿刺置管成功后拔出针芯,当不锈钢针芯彻底从动脉套管内分离出来时,正压封闭阀瞬时完全关闭,阻断了动脉血继续回流至体外。结论 正压封闭阀式动脉穿刺套管针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动脉穿刺针因分离针芯和动脉留置套后而出现的血液外流现象,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时,减少了医务人员在进行动脉穿刺操作时,接触患者血液的概率,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