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

姜薇,赵闽,徐文苑,王榕榕,杨洪霞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7) : 42-43.

PDF(792 KB)
PDF(792 KB)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7) : 42-43.

28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

  • 姜薇,赵闽,徐文苑,王榕榕,杨洪霞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总结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对28例患者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阶段、粒缺阶段、康复阶段给予3阶段持续个体化饮食指导,饮食原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予无菌饮食,蛋白质、脂肪、糖类合理搭配,增加饮食量的同时选择促进造血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28例患者在预处理阶段,通过计算患者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能量需要量和热量需求提供饮食;根据粒缺阶段相应症状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如粒缺发热、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康复阶段逐渐增加食量,由半流食物逐渐过渡至软质食物,然后至正常饮食.结果28例原发性系统淀粉样变性干细胞移植患者,通过3个阶段持续制定个体化饮食指导,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加强患者机体营养,保证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重建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姜薇,赵闽,徐文苑,王榕榕,杨洪霞. 28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J]. 护理学报. 2013(7): 42-43

PDF(79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