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袭医事件后事发医院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分析

彭英姿,任霞

护理学报 ›› 2014 ›› Issue (11) : 66-68.

PDF(745 KB)
PDF(745 KB)
护理学报 ›› 2014 ›› Issue (11) : 66-68.

恶性袭医事件后事发医院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分析

  • 彭英姿,任霞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人口特征的医务人员应对一起恶性袭医事件后的心理差异,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周前发生恶性袭医事件的事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412份有效调查问卷。(1)412名医务人员的消极应对维度、SCL-90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不同岗位中,医护组消极应对得分最高,积极应对得分最低。(2)不同人口特征的医务人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的因子分及SCL-90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除此之外,女性在躯体化得分上高于男性(P<0.05),敌对得分低于男性(P<0.05);中年组敌对得分低于青年组(P<0.05),而偏执得分低于老年组(P<0.05);中高级职称者恐怖得分高于低职称者(P<0.05)。结论恶性袭医事件后短时间内,事发医院的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卫生状况差,应对方式消极,其中医护人员的反应最明显;不同人口特征的医务人员在SCL-90总分上存在差异,尤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个症状得分差异显著,具备中年、女性、中高级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医护人员等特征者为高危人群。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彭英姿,任霞. 恶性袭医事件后事发医院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分析[J]. 护理学报. 2014(11): 66-68

PDF(745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