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局部包扎改良的效果观察

洪先娣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20) : 36-37.

PDF(731 KB)
PDF(731 KB)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20) : 36-37.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局部包扎改良的效果观察

  • 洪先娣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改变加压包扎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7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早期改变加压包扎,即术后2 h拆除腕关节处第1层弹力绷带,术后6 h拆除其余弹力绷带,改用普通绷带轻度环形加压包扎,松紧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术后24 h拆除;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包扎法,术后2 h根据患者手部胀痛情况松解第1层弹力绷带,术后24 h拆除其余弹力绷带。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皮肤过敏伴水疱、患肢肿胀、手指麻木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现皮肤过敏伴水疱形成、患肢肿胀、手指麻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改变加压包扎安全、可行,且能降低皮肤过敏、水疱形成,提高患者舒适度。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洪先娣.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局部包扎改良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3(20): 36-37

PDF(73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