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种干扰素治疗致骨髓抑制的特点及随访干预

杨淑玲,周斌,周元平,周福元,王静新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16) : 37-39.

PDF(859 KB)
PDF(859 KB)
护理学报 ›› 2013 ›› Issue (16) : 37-3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种干扰素治疗致骨髓抑制的特点及随访干预

  • 杨淑玲,周斌,周元平,周福元,王静新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随访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探讨控制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的干预措施。方法25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治疗,随访人员为患者制定随访方案、收集数据、健康指导。比较两者第2、第4、第8、第24、第48周血常规结果,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进行干预。结果2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4512例次干扰素注射治疗及4788例次随访。聚乙二醇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两组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骨髓抑制患者及时得到干预,6例相关并发症及时控制。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引起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且程度严重。随访中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给予有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杨淑玲,周斌,周元平,周福元,王静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种干扰素治疗致骨髓抑制的特点及随访干预[J]. 护理学报. 2013(16): 37-39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8030801229);南方医院新业务新技术项目(201111)

PDF(85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