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2-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王利敏, 方继红, 武凤芹, 朱晶, 陈婉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运动恐惧在学龄期四肢骨折患儿自我效能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225例学龄期四肢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恐惧评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运动恐惧、自我效能、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三者间的相关性和中介效应。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5份,学龄期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为(16.69±3.06)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13±4.22)分,运动恐惧总分为(41.12±5.27)分。自我效能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正相关(r=0.442,P<0.01),运动恐惧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呈负相关(r=-0.381、-0.581,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恐惧在自我效能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33),中介效应占比为41.43%。结论 运动恐惧是自我效能和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中介变量,临床医务人员可通过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运动恐惧心理,进而提高患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 李亚可, 苏晴晴, 吕静, 李琪, 娄琳彤, 李海燕
    护理学报. 2025, 32(3): 6-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轨迹,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纵向关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12月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使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疼痛维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采用组基础轨迹模型分别拟合疼痛和睡眠质量的轨迹组,并采用双轨迹模型分析两者的关联程度。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疼痛和睡眠质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疼痛轨迹组分别为高水平下降组、中水平下降组和持续疼痛组,睡眠轨迹组分别为睡眠良好组、睡眠改善组和失眠加重组。双轨迹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与睡眠轨迹组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疼痛症状的减轻与睡眠质量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和睡眠发展轨迹具有异质性,且两者密切关联。临床护理实践中应重视对患者疼痛与睡眠状况的协同管理,通过综合评估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术后的全面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 伍丽华, 吴心雨, 赖湘瑜, 邓宝贵, 黄泽青, 赵耀, 廖源, 沈彩萍, 李瑜
    护理学报. 2025, 32(3): 12-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0.745~0.957。排名前5的预测因子分别为年龄、D-二聚体、糖尿病病史、BMI、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所有研究的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适用性良好。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模型的规范性及质量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未来应持续改进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提供更加精准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 护理管理
  • 吴超瑜, 刘尚昆
    护理学报. 2025, 32(3): 17-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构成要素,为构建全面系统的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体系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4R危机管理模型,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5名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归纳出规避防范能力(危机意识、慎独精神与伦理法规敏感性);识别干预能力(评估预警、知识储备与更新);响应救护能力(评判性思维、急救技能与配合、情绪控制与组织协调);调整优化能力(心理调适、事后关注与支持、反思总结)4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体系应以规避防范能力、识别干预能力、响应救护能力和调整优化能力为基础框架,其中规避防范能力和调整优化能力的内容及内涵应更为重视。
  • 李苗苗, 熊莉娟,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护理学报. 2025, 32(3): 22-2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运用护理风险指标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科室护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专家函询确定护理级别、导管、跌倒、血栓、压疮、自理能力共6个护理风险测评指标,2023年3-7月运用Ridit分析法测评52个科室护理风险系数,将各科室护理风险系数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纳入绩效测评体系,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单独使用风险系数测评的科室护理绩效顺位与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后的护理绩效顺位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风险系数与病例组合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科室绩效顺位正向变化20个科室,负向变化23个科室;按照秩和比法的最佳分档原则,有10个科室被划分为优秀档,35个科室被划分为良好档,7个科室被划分为一般档。无论是单独使用护理风险指标测算的科室绩效排名还是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的科室绩效排名,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ICU、心脏移植病区、PICU、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风险科室护理绩效排名均在前列,与医院实际运营结果一致。结论 经评价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的科室护理绩效排名更符合医院运营和护理工作实际,实现了护理绩效考评对病情严重、复杂程度的量化与测算,更能客观说明各科室护理绩效的差异。基于护理风险测评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的护理绩效综合评价具有客观、科学的应用价值,可为科室护理绩效分配提供借鉴。
  • 郝瑞霞, 王秀梅, 蔚玲, 郭越, 张学
    护理学报. 2025, 32(3): 27-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对手术室护士出勤主义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手术室应用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包括转变领导风格,全员参与决策;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规划及晋升途径;弹性排班;改良绩效分配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构建支持性环境,打造磁性文化等,实施为期1年的磁性手术室创建活动,采用出勤主义行为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进行效果评价,并与2019年8月—2020年7月实施管理前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手术室应用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后,手术室护士出勤主义行为(t=12.460,P<0.001)及职业倦怠得分(t=48.180,P<0.001)均低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t=20.734,P<0.001)。结论 磁性医院管理理念能引导手术室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减少护士的出勤主义行为,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
  • 文献研究
  • 王小叶, 安俊红, 刘倩, 任琴, 高瑞琴, 范丽红
    护理学报. 2025, 32(3): 32-3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共享决策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综述,以提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分析糖尿病足患者面临的决策困境,梳理共享决策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方式、步骤及临床效果。结果 共享决策有助于患者摆脱决策困境、减少决策冲突,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论 共享决策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还要基于疾病特征挖掘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构建本土化的共享决策模式,发挥专科护士的决策辅导作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 焦雪萍, 王志稳, 韩舒羽
    护理学报. 2025, 32(3): 38-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的干预策略,旨在积极探索具有潜在益处的干预措施,为减轻老年ICU患者躁动行为相关伤害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国内外高质量文献,分析总结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的管理策略,重点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危害性及多种干预策略。结果 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受多种疾病因素的影响,其干预措施包括镇静药物的使用,以及多种非药物干预策略,包括身体约束、多成分干预、音乐疗法、芳香疗法、感官刺激等。结论 临床护士是老年躁动行为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应不断提升其认知水平,基于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特点,采用多学科综合模式,制定个体化镇静策略,并不断探索非药物干预的最佳护理实践,降低ICU患者躁动行为的相关伤害。
  • 循证护理
  • 陈恩琳, 莫丰菱, 庄泽明, 张明哲, 周佳坤, 黄丽芳, 纪龙飞, 张莉芳
    护理学报. 2025, 32(3): 43-4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国内外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评估工具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情况。方法 系统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5日。提取USN评估工具相关内容,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规范化分析与报告。结果 纳入4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27个USN评估工具,应用于我国的有12个。纸笔试验及凯瑟琳—波哥量表是较为常用的评估工具;行为测试可测试现实情境下USN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类评估工具可以创建更加逼真的环境来评估患者的空间感知和认知能力。结论 应考虑应用情境与评估目的选择适宜的USN评估工具,全面准确诊断USN应综合应用多种评估工具。
  • 李若雨, 刘鑫, 林萍, 陈丹, 林桦
    护理学报. 2025, 32(3): 50-5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出院患者用药安全的最佳证据,为指导出院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文献类型涵盖指南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14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证据提取、汇总。结果 纳入文献共16篇,包括指南6篇、系统评价10篇。最终汇总形成包括院内指导、出院过渡和院外监测3个方面共17条证据。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院内对患者开展用药安全指导的关键作用,加强多环节沟通,结合院外监测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案,提高出院用药安全性。
  • 杨小娟, 毛孝容, 王静, 江华, 李蓉, 樊宇, 文青, 李林章, 陈晓容
    护理学报. 2025, 32(3): 56-6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汇总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专业网站中有关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4年7月。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6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6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8篇证据总结,按组织管理、综合评估、营养计划、并发症管理和效果评价5方面总结出27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为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提供循证的参考依据。
  • 调查研究
  • 景肖, 尹姣, 郭晓岚, 张银萍, 卫攀
    护理学报. 2025, 32(3): 62-6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6—12月选取西安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的424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易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其不同类别的影响。结果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可分为心理社会适应低下-工作受限组(41.1%)、心理社会适应中等偏下组(23.1%)、心理社会适应组良好-社交和谐组(35.8%)3个潜在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心功能分级、病程、疾病感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是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潜在剖面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存在异质性,可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适应社会。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谭雯渲, 张容, 张立力, 王玮, 邵艳红, 方庆虹, 朱瑾
    护理学报. 2025, 32(3): 69-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心脏移植患者的手术决策困境,为临床实践者实施决策辅助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8例心脏移植患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主体体验困境(身体状况不佳、情感混乱多元化、观念认知水平滞后)、信息支持困境(疾病知识缺乏、信息收集及筛选能力不足、医患沟通障碍)、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意见冲突、舆论压力大)、现实条件困境(经济条件有限、供体等待期漫长)。结论 心脏移植患者在手术决策上遭遇多重困境,包括身体和情感的双重挑战、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障碍、伦理道德的困惑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
  • 临床护理※儿科护理
  • 李长娥, 徐真真, 张文忠, 吴燕, 季红
    护理学报. 2025, 32(3): 74-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3.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影响新生儿父母脐带血储存决策的因素,旨在为医护人员向准父母提供有效的脐带血储存决策帮助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生儿父母,于产后48~72 h内在病室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围绕脐带血储存决策共提炼出3个主题:(1)脐带血储存决策阻碍因素;(2)脐带血储存决策促进因素;(3)脐带血储存决策的其他影响因素。结论 新生儿父母在做出脐带血储存决策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协助脐血库专员为新生儿父母脐带血储存提供必要的决策辅助,促进优化脐带血储存决策过程,从而提高脐带血储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