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19-10-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黄姝绮, 袁平乔, 李思琴, 杨蓉
    护理学报. 2019, 26(19): 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298对,并收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运用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量表评估照顾者需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索患者、照顾者资料与照顾者需求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OR=0.558,95%CI:0.329~0.945)、辅助照顾者人数(OR=7.212,95%CI:1.439~36.137)、照顾者学历(OR=0.273,95%CI:0.103~0.726)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2.467,95%CI:1.162~5.240)、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OR=2.470,95%CI:1.216~5.019)、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OR=3.322,95%CI:1.245~8.86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技能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4.497,95%CI:1.130~22.110)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照顾者年龄(OR=3.348,95%CI:1.021~10.983)及辅助照顾者人数(OR=14.200,95%CI:2.521~79.98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整体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信息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照顾者个人需求、照顾技能需求。女性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学历较高的照顾者、辅助照顾者者较多以及照顾者的子女是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期减少照顾者负担。
  • 杨洁凤, 王倩, 陈湘玉, 杨华
    护理学报. 2019, 26(19): 7-1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再造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服务流程,构建日间生物制剂治疗服务模式,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医院多部门协作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服务流程再设计,根据患者意愿,将选择按再造前流程,行常规住院治疗者设为住院治疗组,按再造后流程治疗者为流程再造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用时、治疗费用及就医体验满意度。结果 2018年4—12月,共111例患者行常规住院治疗,98例按再造流程完成治疗。与住院治疗患者相比,流程再造组患者治疗用时及治疗费用更低(P<0.05);患者就医体验总体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服务流程再造后的日间治疗模式减轻了患者时间、经济负担,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及我科生物制剂治疗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 护理教育
  • 黄迪, 王雨, 代永娅, 王颖, 江智霞
    护理学报. 2019, 26(19): 11-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构建护理学创客教育2.0双螺旋教育模型,并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运用该模型,验证其教学效果,为提升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分析结果,采用探索性研究法构建护理学创客教育2.0双螺旋教育模型,并以“3D打印+护理”课程为案例,运用该模型,对护理本科生课程前后进行创新能力测试。结果 (1)冒险性、挑战性、想象性中不同年级对应的维度均分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级学生好奇性维度均分值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本科生总体创新能力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挑战性中不同年级的均分值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均分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大二、大一、大三;(5)大一、大三学生想象性维度均分值与大二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护理学创客教育2.0双螺旋教育模型,并能够一定程度提升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为护理学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 护理管理
  • 杨会, 康军秀, 思娇娇, 乔昭君, 刘艳利, 贾园, 李静
    护理学报. 2019, 26(19): 16-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以下简称套扎)患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课题研究小组经过文献回顾法,结合疾病护理常规及相关诊疗指南,在循证基础上构建了套扎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共计8项,包括5项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并制定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运用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住院接受套扎术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应用管理,比较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开始实施前(2016年)和实施后(2017年),套扎患者护理质量监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实施后,套扎患者的5项过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均优于实施前;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护理满意率2项结果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指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实施后,提高了套扎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体现专科护理内涵,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 乐琼, 张岚, 吴丽芬, 周凤娟, 王峥嵘
    护理学报. 2019, 26(19): 22-2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和研究新生儿尿布皮炎结构化管理流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通过实施结构化管理流程,成立新生尿布皮炎管理小组,进行尿布皮炎标准化评估、尿布皮炎分型护理流程、对NICU护士进行尿布皮炎护理培训,比较实施前后尿布皮炎发生率、愈合天数、严重程度及NICU护士对新生儿尿布皮炎的认知水平。结果 实施新生儿尿布皮炎结构化管理流程前后,尿布皮炎发生率、愈合天数、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护士尿布皮炎知识认知水平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新生儿尿布皮炎结构化管理流程的实施,促进新生儿尿布皮炎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尿布皮炎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提高护士尿布皮炎认知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文献研究
  • 孙丽, 许宝惠, 顾道琴, 胡成文
    护理学报. 2019, 26(19): 27-3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国内外安宁疗护培训现状,为今后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安宁疗护培训的文献,从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国外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的发展较为成熟,内容构建较为完善,培训形式多样化,评价指标科学客观。国内安宁疗护护士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统一知识体系,实践性培训较为缺乏。结论 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还需加快推进,借鉴国外培训经验,同时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灵性照护的培训。
  • 邓妍, 胡露红
    护理学报. 2019, 26(19): 31-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索适合国内的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了解不同国家地区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实践模式与效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包括乳腺癌个案管理师的专业角色及资格认证,实践对象、工作方法及内容、实践效果。结果 除美国以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英国、澳洲、日本等都已运用个案管理的理念于患者健康照护服务的设计。结论 未来我国有待结合国情,部分参考国外模式,成立个案管理师专业认证机构,确定资质认证标准,规范个案管理培训,构建个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遴选合适的评价指标,联合社区、社工团队等多团队协作,开展乳腺癌个案管理系列工作。
  • 调查研究
  • 罗明琴, 潘世琴, 谢建芝, 李月美
    护理学报. 2019, 26(19): 35-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并评估其信度、效度。方法 参考安宁疗护指南、相关文献、护理专家讨论及德尔菲2轮专家咨询法,形成最初版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6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估问卷信度和效度,形成正式问卷。结果 共删除28个条目,保留18个条目。分别为心理护理(3个条目)、心灵关怀与死亡教育(3个条目)、症状护理(7个条目)、基本知识(5个条目)。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0.91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在0.82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公因子解释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52.60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适配度较好。问卷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64,4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77~0.826。间隔2周后,总问卷重测信度结果为0.852,4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81~0.862。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评估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 田策, 李亚敏, Lee Soowon, 徐英, 祝琴, 赵红
    护理学报. 2019, 26(19): 40-4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和态度现状,以期为开展捐赠母乳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18年8—12月,利用问卷星平台在23个省或直辖市的哺乳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对489名哺乳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489名哺乳期妇女,40.1%听说过捐赠母乳或母乳库,76.7%愿意捐赠母乳。本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得分为(7.79±3.01)分,捐赠母乳的态度得分为(43.39±7.2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分娩史、产次、哺乳婴儿月龄及喂养方式、自觉乳汁是否充足、医护人员是否介绍过捐赠母乳信息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得分比较均有差异(P<0.05)。不同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分娩史、产次、分娩方式、哺乳婴儿月龄及喂养方式、自觉乳汁是否充足、医护人员是否介绍过捐赠母乳信息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态度得分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本组哺乳期妇女的捐赠母乳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态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的哺乳期妇女对捐赠母乳的认识、态度仍有差距。建议今后的捐赠母乳宣传应更针对初产及婴儿月龄较低的哺乳期妇女,且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引导作用。
  • 袁晨曦, 陈欣悦, 吴颖, 张红梅, 陈璇
    护理学报. 2019, 26(19): 45-4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对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门诊的115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54.97±4.9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以及是否接受糖尿病口腔相关健康教育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64.4%。结论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以及是否接受糖尿病口腔相关健康教育的影响。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平均月收入较低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糖尿病口腔健康相关的健康教育,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牙周疾病的认识;并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促进患者的牙周健康,从而提高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 临床护理
  • 邓燕玲
    护理学报. 2019, 26(19): 50-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脑卒中延续护理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观察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脑卒中延续护理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对48名脑卒中患者给予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实施的时间从患者出院至出院后6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得分、依从性各维度评分,以及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基于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开展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疾病认知,提高遵医嘱性,增强自护能力,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 王珊珊, 贺琳晰
    护理学报. 2019, 26(19): 53-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9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联合人工叩背排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的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10 min观察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mim观察组患儿在血气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min患儿肺的顺应性、气道阻力、潮气量及吸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采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和功能,促进肺泡扩张及气体交换,加速深部痰液排出,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卢海燕, 洪华丽, 黄惠瑶, 王英, 肖信, 蓝方方
    护理学报. 2019, 26(19): 57-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术患儿用眼健康行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200眼)行角膜塑形术患儿按照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50例(各100眼),对照组采用角膜塑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制定角膜塑形术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用眼健康行为。结果 观察组用眼时间评分在术后6个月末和术后1年末优于对照组(P<0.01),用眼环境、用眼行为、饮食和运动、戴镜行为评分和总分在术后3个月末、术后6个月末和1年末均优于对照组(P<0.01),随着干预的延长,观察组用眼时间、用眼环境、用眼行为、饮食和运动、戴镜行为逐渐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角膜塑形术患儿的用眼健康行为。
  • 张晓璇, 陈名桂, 孔丽丽, 赖惠梅, 王晶晶, 黄惠姨
    护理学报. 2019, 26(19): 63-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坐式八段锦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坐式八段锦安全性评估、心理评估,制定坐式八段锦康复方案,术后第1天观看坐式八段锦视频,由护士在床边进行指导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天9:00:-9:40,16:00-16:40,每式做8次,每套坐式八段锦12 min,间隔6 min后再做1套,准备活动与运动后整理活动各5 min,共40 min,连续3 d。结果 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38例患者自觉康复锻炼过程微微出汗,效果满意;2例患者自觉疲倦中途暂停康复,3例患者出现焦虑,经过安全评估及健康宣教后,次日均可恢复坐式八段锦锻炼;所有患者未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最终康复出院。结论 坐式八段锦是较安全早期锻炼方法,适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
  • 心理卫生
  • 鲍金雷, 孙博伦, 黄卫东, 安冬, 熊桂华, 孙淑清
    护理学报. 2019, 26(19): 66-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饮食察觉训练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正念饮食察觉训练,训练频率每天1次,每次2 h,持续训练4周。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高糖零食行为、饮食规律情况、摄取能量适中情况例数、饮食方面的遵医嘱性行和饮食选择合理方面的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的正念饮食察觉训练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和总分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行为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饮食察觉训练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提高进食效率,增强遵医行为,对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 健康管理
  • 张平, 何卫娥, 黄丹, 伍叶青
    护理学报. 2019, 26(19): 70-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患者按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2017年7月1日—8月31日纳入对象选为对照组,2017年9月1日—10月31日的纳入对象选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式。观察比较2组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分别为(50.54±3.43)分和(50.16±4.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56,P=450);干预24 h后分别为(71.34±9.53)分和(82.69±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3,P<0.001)。结论 对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护理创新
  • 鞠伟娜, 蒋晶
    护理学报. 2019, 26(19): 73-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进玻璃体切割加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面向下的俯卧位姿态监测提示方式。方法 玻切术后头部姿态监测提示装置的外部采用了耳背式助听器整体外壳,包括盒体、入耳式耳机、连接盒体和入耳式耳塞的柔性梁组成。盒体内部设有感知患者头部位置变化的监测模块。2016年6月—2018年12月应用于行眼内填充物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严重眼外伤的82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根据病情要求取面向下俯卧位。结果 使用监测提示装置的术后患者对本装置的监测提示感觉满意,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玻切术后头部姿态监测提示装置,此装置对患者术后头部姿态实现动态监测和提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起到了帮助改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良好作用。
  • 东瑞, 李世青
    护理学报. 2019, 26(19): 74-7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应用常用一次性医用耗材自制可回血静脉穿刺练习模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方法 应用输液器、鼻吸氧管、导尿管等常见耗材通过墨菲滴管被束缚时压力改变模拟“回血”供学生练习。结果 穿刺模型可供护生进行操作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结论 通过对模型的制作和应用其能够为护生提供有效的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谢斐, 陈美桂, 谢灵玲
    护理学报. 2019, 26(19):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更准确的留取静脉血液标本,保证检验所需的最佳血量、减少血液标本采集时的工作量,研制一种可控制采血量的静脉采血试管。方法 可控制采血量的静脉采血试管主要由试管橡胶塞、试管体、内管、密封塞和孔石组成。临床使用时,只需将采血针头尾端插入橡胶塞凹面处,即可实现定量采血和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结果 该试管根据不同规格能分别控制采血量2 mL、3 mL、4 mL、5 mL、6 mL;抗凝剂位于试管下部与采集的血液全部接触,无需人工晃动混合试管壁的抗凝剂;该试管可以在自动化仪器下的管机配合使用。结论 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显著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与检验值的准确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