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0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3-12-15
  

  • 全选
    |
  • 姚祚星,杨青,朱小佳,刘雪琴
    护理学报. 2013, (2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常识模式”从疾病认知描绘与情绪描绘2方面,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角度,提供有效的照护。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简易疾病认知问卷(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rief-IPQ),对就诊于广州市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与门诊的13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状态、住院次数、并发症、病程和治疗方式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患者的疾病描绘。其中,对疾病辨识的描绘主要受住院次数的影响(P<0.01),疾病时间线的描绘主要受并发症数量(P<0.05)和病程影响(P<0.05),疾病结果的描绘主要受治疗方式(P<0.01)和并发症的影响(P<0.01),疾病可控性的描绘主要受病程的影响(P<0.05),自觉对糖尿病的综合理解程度主要受工作状态的影响(P<0.05)。结论从本研究疾病描绘各维度得分可以看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自觉对疾病了解度高,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疾病,已经具备自我管理的心理基础,同时对疾病的描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工作状态、住院次数、并发症、病程和治疗方式)。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护理学报. 2013, (23):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玉玺,殷蓉,林征
    护理学报. 2013, (2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在疾病终末期心理体验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收集9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资料,采用Colaizzi的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和主题的提炼。结果本组患者的心理体验归纳为8个主题:确诊之初的心理反应、疾病治疗过程的心理感受、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情感支持需求、治疗过程中承受的压力、求生意愿强烈、对死亡的态度和感受,有计划的安排好身后事。结论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心理体验具有阶段性和疾病不确定感,对情感支持有强烈需求,对死亡有较清醒的认识。提示在不同阶段关注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内心感受,加强对其心理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
  • 章莹,付伟
    护理学报. 2013, (23):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基于“治未病”理念下杭州市社区护士对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能力现状,为全面提升杭州市社区护士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杭州市35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社区护士对老年痴呆症的健康教育能力接近“基本符合”水平,执行健康教育维度得分最高,评估健康教育维度最低。影响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前3位因素是: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护士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士的沟通能力。结论杭州市社区护士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偏低,社区应为护士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其提供健康教育资源。
  • 贾丽苹,赵爱平,杨艳,钱萍,刘金妹,仇晓霞
    护理学报. 2013, (23):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对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梳理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课程,对7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采用自制“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问卷及“临床护士静脉输液调查表”,评价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相关知识、行为的改变。结果本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后,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总分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穿刺1次成功、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敷贴维护、肝素帽消毒时间和力度方面的行为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留置导管敷贴类型选择、肝素帽消毒用物、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化疗药物穿刺部位及输液工具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水平,改善其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相关行为。
  • 赵光昱,朱兴莲,刘梅瑶,朱建军
    护理学报. 2013, (23):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培养和储备“一人多能”、“多能一专”、“多学科交叉专病护理”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备灾护士的管理实践。方法从全院考核择优选拔出12名骨干护士,分别在急诊科、ICU、手术室、产科、血液净化中心等进行院内培训、优先参加院外进修学习,重点掌握相关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结果护理备灾体系的建立促进科研教学水平;备灾护士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抢救护理中作用地位凸显;备灾护士的急救理论成绩由培训前的平均78.50分上升到90.60分、急救技能则由84.35分提高到94.56分,综合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得到医生、同事及社会一致认可。结论构建护理备灾体系对全面提升护士灾害救护能力有重要意义,是体现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路径之一。
  • 胡德英,鲁才红,史文嘉,罗凯燕,许妮娜,邓先锋,汤运红,谭翠莲
    护理学报. 2013, (23):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减少新护士临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举措。方法新护士分到外科后,实施1年的“新护士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完毕,每人撰写1篇新护士护理安全演讲稿件,组织护士长对稿件质量与选手进行层层筛选,在“5·12”国际护士节期间举行新护士“护理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设立奖项对表现优秀的新护士给予奖励。结果通过开展演讲活动,新护士临床护理安全意识与行为明显增强,护理差错事故明显降低。结论新护士护理安全演讲在提升新护士安全护理能力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 李丽,刘丽,邵丽
    护理学报. 2013, (23):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0年1月-2012年6月)的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师的满意度测评分较实施前(2008年1月-2009年12月)明显提高。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和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
  • 王颖,刁惠民(综述),马宝岚(审校)
    护理学报. 2013, (23):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学报. 2013, (23): 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玉磊,徐桂华,王秋琴,柏亚妹
    护理学报. 2013, (23):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展中医护理培训,打造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配额便利抽样方法,运用自制《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江苏省14家中医院(其中,苏南9家、苏北5家,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4家)785名护士的中医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第一学历专业是中医护理仅为8.5%;中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培训现状的满意度偏低(54.1%),认为目前参加的中医护理培训对其帮助有限,但对中医护理培训的需求较高(96.5%),对中医护理培训形式69.2%选择全脱产培训方式,70.5%选择由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护理人员作为培训教师,75.4%选择操作演练作为教学方法,77.4%选择医院病区为实践场所。结论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以优秀的专业师资、多形式的培训途径、良好的培训方式,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打造中医护理专业队伍。
  • 吕晓兰,吴丽仙,潘红英
    护理学报. 2013, (23): 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方一芳,方东萍,江姿芳,张小芳
    护理学报. 2013, (23):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护需求及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某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00名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需求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SRHMS)进行照护需求及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脑脑卒中主要照顾者需求以教育需求为主,人力需求、经济需求、社会支持需求为辅。教育需求中以协助患者康复锻炼的方法、患者饮食指导、预防常见并发症的方法排在需求内容中前3位。照顾者自测健康评定中心理健康总分实际分与理论最高分差值最大,达45.9分。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极需照护知识宣教,尤其是协助患者康复锻炼、饮食指导和预防常见并发症的方法,同时照顾者的心理健康需引起重视。
  • 徐文仙,万里军,童炎岳,许建伟
    护理学报. 2013, (23): 40-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35例留置双J管并发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35例患者表现为膀胱刺激征、腰酸、血尿、双J管回缩移位、尿盐沉积等。护理人员掌握和了解双J管的特点及作用,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各种宣教,置管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色、尿量变化。出院时详细指导患者的生活及活动,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不做突然的下蹲动作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诊,做好自我观察。发放出院健康教育卡或电话回访,提醒患者按时拔管,并告知不拔管所造成的后果。35例患者中25例症状消失,8例症状缓解,2例提前拔管后症状解除。
  • 任卫红,张红梅,姚玉玲,王艳娜
    护理学报. 2013, (23):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计划镇静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计划镇静组和对照组各50例,计划镇静组实施计划镇静方案,根据Ramsay评分动态调节镇静药物的用量,同时有效实施每日唤醒;对照组为常规按需镇静。评估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性拔管和 ICU不良经历等。结果计划镇静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且患者ICU不良经历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计划镇静可以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转归,减轻患者的ICU不良经历。
  • 陈芸,方芳,周意,胡颖,李懿蔚
    护理学报. 2013, (23):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实施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对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研究标准的GDM产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与运动指导,相关知识宣教,胰岛素泵治疗的优越性介绍,胰岛素泵安装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范。综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包括按照应用上肢功率计运动,举办沙龙活动和实施胰岛素泵个体化技术培训。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记录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和皮肤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巨大儿等妇科、儿科、产科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干预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干预组日均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干预组产妇低血糖症状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及胎儿窘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综合干预显著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助平稳控制产前高血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控制产妇低血糖症状发生。
  • 魏小妹,张红,朱瑞芳
    护理学报. 2013, (23): 4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姚华莉,叶娟,陈朔辉
    护理学报. 2013, (23):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37例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的护理经验。肠外营养支持采取周期性静脉营养法,即在小于24 h内供给全天静脉营养需要量,特别是在夜间停止静脉输注;给予早期肠内喂养,有利于预防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禁食和鼻饲喂养期间积极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以促进肠道蠕动,以刺激患儿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保持大便通畅,使含有胆红素的胎便或粪便及时从体内排出,干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做好利胆药物(熊去氧胆酸)的用药护理,预防感染等。本组35例患儿康复出院,2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转院治疗。
  • 王洁,贺小冬
    护理学报. 2013, (23):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2例穿支皮瓣修复同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的护理。术前注重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同时进行充分的体位训练,以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后加强体位管理以及石膏固定的护理,防止皮瓣受压、牵拉,并密切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蒂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注重疼痛护理,防止血管痉挛,14 d后根据皮瓣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断蒂训练。本组12例患儿皮瓣及供瓣区均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
  • 诸小华,覃海森,吴月英
    护理学报. 2013, (23):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护;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病死率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升高;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 护理学报. 2013, (23):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桂梅,陶连珊,陈萍
    护理学报. 2013, (23):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在我院准备化疗需行PICC置入的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穿刺进针前即采用利多卡因先行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扩皮前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因PICC置管引起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现疼痛的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在预穿刺部位先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可以达到PICC微痛置管。
  • 黎军,许珊珊
    护理学报. 2013, (23): 60-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制订好的临床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明显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均减少(P<0.05)。结论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并加速了临床症状的缓解,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杨慧华,朱炜,杨燕妮
    护理学报. 2013, (23):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8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自愿受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补液抗病毒,营养神经,内服中药清热解毒、活血祛淤,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等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施加火龙灸,于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P<0.05)。结论火龙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 林琳,王松峰,张海丽,岳利霞,刘辉
    护理学报. 2013, (23):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身心康复锻炼对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术后辅助化疗的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运动宣教,观察组进行身心康复锻炼,包括步行锻炼、音乐放松、沙盘游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结果(1)化疗前,两组均未出现重度疲乏;化疗第15天,观察组重度疲乏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1%(P=0.015);化疗第29天,重度疲乏发生率观察组8%,对照组19%(P=0.006)。(2)化疗前,两组患者疲乏指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第15天,疲乏指数观察组(4.82±0.66)分,对照组(7.11±0.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化疗第29天疲乏指数观察组(4.95±1.03)分,对照组(8.64±1.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采取运动锻炼、音乐放松、沙盘游戏身心方法,可以减轻化疗结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 闫瑞英,张艳玲,韩贤杰
    护理学报. 2013, (23):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能力。方法对8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足部护理箱,开展有关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对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糖尿病足日常护理,足部的检查,选择合适的鞋袜,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锻炼和糖尿病足部常见问题等。结果干预2周采用自制“糖尿病足部自护能力评估表”评价80例患者的足部自护能力。结果显示:教育后,患者对足部糖尿病各项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1%~96%,患者都建立了自己的足部护理箱。结论采用图、文及教育工具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符合老年人的特点,能激发患者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足部护理能力。
  • 护理学报. 2013, (23): 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