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隧道形成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陈桂贤,肖海霞,杨泽曼,李惜华,陈晓婉

护理学报 ›› 2012, Vol. 19 ›› Issue (5) : 48-49.

PDF(678 KB)
PDF(678 KB)
护理学报 ›› 2012, Vol. 19 ›› Issue (5) : 48-49.

内瘘隧道形成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 陈桂贤,肖海霞,杨泽曼,李惜华,陈晓婉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隧道形成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此穿刺法对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0 年1 月-2011 年9 月门诊初次使用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绳梯法进行内瘘穿刺,观察组采用隧道形成穿刺法进行内瘘穿刺.观察两组每次穿刺的常见并发症、1 针穿刺成功率、压迫止血时间,并在内瘘初次使用12 个月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血栓形成、血管瘤、血管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每次穿刺的常见并发症显著减少,1 针穿刺成功率较高,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血管瘤和血管狭窄发生明显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结论 应用16G 内瘘穿刺针行隧道形成穿刺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减少各种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桂贤,肖海霞,杨泽曼,李惜华,陈晓婉. 内瘘隧道形成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2, 19(5): 48-49

基金

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S15)

PDF(678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