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3-05-25
  

  • 全选
    |
  • 余淑嫒,翟惠敏
    护理学报. 2013, (10):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改善低年资护士心理状况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1名注册<5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低年资护士在强迫、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5项症状上均高于全国护士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因子得分低于全国护士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高于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两种应对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在客观支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得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得分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中低年资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可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加强低年资护士应对方式的培训,帮助其学会利用各种有效的社会支持资源,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秦慷,陈璇,陶艳,张旋,刘苏
    护理学报. 2013, (10):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糖尿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4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在进行糖尿病治疗、饮食和便秘健康教育指导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用75%乙醇将大黄、芒硝、当归、黄芪、冰片五味药粉调成药饼,并贴敷于神阙穴,每日晨起贴敷,贴敷时间≤6 h,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大大增加排便次数,总有效率达85.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及水泡等.结论本中药方通过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好,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刘华云,吴艳平,刘雪花,张香丽,钟瑶
    护理学报. 2013, (10):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智觉知干预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方法将7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按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智觉知训练.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时采用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估其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结果干预2个月时干预组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智觉知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 陈红
    护理学报. 2013, (10):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贯穿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方法选取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0级22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1级219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改革教学法:认识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建立突出社区护士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社区护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试题库建设;组织志愿者进入社区并在学校社区现场演练.用自行设计护生教改评价表及理论和实训考核合格率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喜爱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该教学方式赞成率排在前5位依次为对实施《规范》中技能有信心(92.2%);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84.0%);激发了学习兴趣(74.0%);学校及教师对护生负责任(64.4%);增强了社会责任感(63.0%).技能考核理论和实践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贯穿在《社区护理》教学中是必要和可行的.
  • 姚成杰,钱春荣,程红缨
    护理学报. 2013, (10):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工作坊应用于护理本科生的满意程度和教学效果.方法以60名护理本科大三护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程序工作坊.设计问卷调查护生对工作坊的满意程度,并由护生评价工作坊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结果护生对工作坊课程满意程度的评价由高至低分别是:教师表现99%、团队合作95%、课程设计90%、自我表现81%;自评学习能力的提高由高至低分别是:合作学习89%、解决问题86%、处理信息81%、学习能力75%、学习兴趣75%.结论工作坊具有锻炼护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效果,且教学组织形式受到护生的肯定和欢迎,提示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护理程序课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薛慧,戴新娟
    护理学报. 2013, (10):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赣英,沈小玲
    护理学报. 2013, (10):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学报. 2013, (10):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吕云霞,陈琪尔,谭坚铃
    护理学报. 2013, (10):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资料问卷对在广州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复查的11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09.00±14.96)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抑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P<0.05),其中自我护理能力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与抑郁呈负相关.结论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为抑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患者的抑郁水平越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就越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水平越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就越高.
  • 魏红云,张艳,周燕莉,史秀英,傅卫军
    护理学报. 2013, (10):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造口负压吸引装置在合并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肛周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于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通过对肛门使用造口袋连接2根一次性引流管,将1根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进行间断或者持续负压吸引为吸引管,压力-20~-40 kPa,另1根定期用灌食空针抽取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为冲洗管,冲洗结束后用橡皮筋捆扎.结果25例发生大便失禁危重病人中,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使用最长15.6 d,最短3.3 d,平均6.7 d;除1例Ⅲ度肛周皮肤损伤病人死亡外,肛周皮肤损伤Ⅰ度和Ⅱ度共16例病人停用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时,皮肤均愈合、潮红消退;肛周皮肤完好8例病人无出现皮肤损伤.结论造口袋负压吸引装置能够避免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保护肛周皮肤;加强危重病人观察,保证危重病人的安全,降低护理成本,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可以在ICU推广使用.
  • 曹权,吕露,石柳春,曾慧频,陶翠菊
    护理学报. 2013, (10):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50例结核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患者抗结核、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的护理经验,保证患者按期规律服药,使药物在最佳的时间发挥最佳效果.对50例患者用药全程跟踪随访,实行全程督导1年,从患者服下第1顿药物开始督导,住院患者每餐药送到手,护理人员看着患者服下药物方离开.如患者因呕吐将药物吐出,及时让患者补服,如有患者有事外出应电话通知患者按时服药.患者出院后给予跟踪随访,通过电话、短信或QQ平台监督指导患者及时规律用药.经过督导的患者,仅2例出现漏服、停服药物;结核病治愈41例;用药不良反应38例,经干预,症状缓解或好转.
  • 倪建芬,张永芳,蒋春儿,李涛
    护理学报. 2013, (10):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30例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不良反应种类和发生率,总结护理经验.本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19例,乏力、头晕、食欲不振30例,骨髓抑制20例,肝功能损害9例和情绪改变4例,观察重点包括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护理要点有做好患者的舒适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心理护理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良反应.
  • 邓秋花,朱顺芳
    护理学报. 2013, (10):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3例艾滋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包括: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避免职业暴露;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及对症护理.经过治疗,3例患者中1例死亡,其余2例缺氧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好转,转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 闫秋佚,卢崇亮,向秋
    护理学报. 2013, (10):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广西汉族和壮族女大学生的乳房黄金三角,了解两民族女大学生的乳房发育状况,为乳腺疾病的诊治、指导女性乳房健康发育以及提高乳房整形美容手术的准确性、科学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D扫描仪测量97例汉族和66例壮族女大学生志愿者乳房黄金三角形态线性指标,包括双侧乳房高度、基底宽度、胸乳线和乳头间距.结果汉族女大学生乳头间距(180.94±13.96)mm,大于壮族女大学生(176.52±12.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大学生右侧、左侧乳房高度、基底宽度、胸乳线与壮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汉族和壮族女大学生乳房发育状况相似,汉族女大学生两乳间距稍大,汉族女大学生乳房形态更接近完美标准.
  • 孙晓兰,罗祥蓉,白晓,任雅瑾,梁洁
    护理学报. 2013, (10):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到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的观察组和油纱布敷料换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渗液维持时间及第1—第3天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第2、第7、第14天创面面积.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第2、第3天换药后创面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渗液维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7、第14天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能减轻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间,利于创面愈合.
  • 顾芬,胡敏,张全英,鲁敏[2]
    护理学报. 2013, (10):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32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的原因有:痰液或痰痂堵塞;气管插管、套管移位;呼吸机管道脱落;误吸;横膈移动受阻;健侧肺或患侧肺问题摆放位置欠妥等.认为护理上应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液黏稠及痰痂形成,及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证2名以上的护士对患者进行翻身;妥当做好体位变换准备工作;在给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前,调整好呼吸机管道,吸净痰液,检查人工气道固定带是否牢固;使用防止管道脱离的固定带,做好烦躁患者的约束护理;定时监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压力,防止误吸;张贴翻身提示及呼吸机参数变化表格,加强护士和护工的知识宣教.
  • 张丽,牛颖丽,王晨东
    护理学报. 2013, (10):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性分析胸外科手术后6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的原因有: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致血栓形成,半坐位拔管、拔管操作不当及拔管后短时间内叩背排痰等导致空气栓塞,拔管时压迫止血力量过大.提出护理对策:中心静脉导管拔管过程应该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拔除导管时采取仰卧位,嘱患者屏住呼吸,以提高胸腔压力,减少空气吸入的危险;拔管后不要立即做剧烈的运动、剧烈咳嗽、大笑、深呼吸等;发生空气栓塞后,可尽早使用体位疗法;输注脂肪乳、血液制品时注意采取正确冲管或封管技术,避免中心静脉管腔内产生血栓或者沉淀物而诱发拔管窘迫综合征.
  • 周淑珍,张丽霞,陈幼燕
    护理学报. 2013, (10):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28例结直肠癌患者穿孔的护理经验.加强结直肠癌术前病情观察,严格掌握肠道清洁禁忌证,注重沟通与疾病知识宣教,对出现全腹压痛、腹胀、反跳痛,腹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或肠鸣音消失,发热,面色苍白,脉速等患者,尤其老年人更要严密监视,及时发现肠穿孔.快速有效做好腹部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引流液量、尿量的观察,保持各引流粗细双套管通畅,做好伤口、人工肛门的护理及预防吻合口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用药,循序渐进进食.本组26例顺利愈合出院,有2例高龄合并严重感染患者,术后因败血症及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高世蓉
    护理学报. 2013, (10):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食管手术患者术前留置胃管误入气管,通过分析胃管误入气管的原因:入院后患者CT增强提示食管上段管壁不均匀增厚,病理侵犯范围广,增生明显,给留置胃管带来了极大困难;患者术前做过胃镜、食道钡餐造影,对留置胃管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不了解胃管误入气管的原因及未掌握其防范对策,不能正确指导患者配合置管.从中启示:食管疾病患者有不同程度食管狭窄或食管不完全梗阻,留置胃管时需准确评估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插管方法;准确判断胃管位置;掌握胃管误入气管的不典型表现的细节等.建议精神高度紧张不能很好配合且食道狭窄部位偏上段的患者,不要在病房留置胃管.
  • 陈宝红,黄小凤,李洁明,潘继红
    护理学报. 2013, (10):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压配合腹部按摩对腹痛程度、焦虑、恐惧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在妇科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给予穴位按压配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程度、焦虑和恐惧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焦虑、恐惧症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配合腹部按摩可降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腹痛程度,有效缓解焦虑和恐惧症状.
  • 孙平,罗蕊丽,李敏,吴文娟
    护理学报. 2013, (10):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妇科2011年6—8月收治的180例的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11月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龚兵,胡攀,胡君娥,周志芳,严妍,李英
    护理学报. 2013, (10):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行小儿PICC置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需要行 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彩超引导下置管,观察组采用彩超引导联合氯胺酮加丙泊酚静脉全麻下置管,比较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体置管成功率、导管浪费率、皮下出血及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2例,总体置管成功14例,导管浪费率为0,皮下出血0例,置管时间(21.15±1.78)min.对照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6例,总体置管成功9例,导管浪费6例,皮下出血4例,置管时间(27.15±2.23)min.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行小儿PICC置管是一种可行、有效、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合作的患儿.
  • 刁惠民,康丽艳,马宝岚
    护理学报. 2013, (10):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应用于临床个体化静脉输液的经验,由责任护士科学制订每例患者的输液计划,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时间和速度,注意医嘱中未明确的配伍禁忌,责任组长对计划进行检查修订,副主任护师审核把关,由责任护士具体实施,责任组长检查指导,保证输液质量.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个体化静脉输液计划制定中的应用,规范了输液流程,确保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有利于护士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并能保证个体化静脉输液流程的顺利完成.
  • 护理学报. 2013, (10):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朝梅,罗英,何力
    护理学报. 2013, (10):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为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施行 PICC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施行PICC 的180例新生儿中有13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 g、性别、胎盘早剥、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时孕周小、出生体质量、性别、5 min Apgar评分≤7分与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在检出的病原体中,肺炎克雷伯菌6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例,真菌2例.结论出生体质量低、分娩时孕周小、男婴、5 min Apgar评分≤7分是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
  • 护理学报. 2013, (10):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晶,田兴德
    护理学报. 2013, (10):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纤维内镜下评估结合吞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常规行鼻饲饮食.观察组于术后3 d开始带胃管行空咽训练;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于术后7 d、10 d、14 d分别对两组行纤维内镜下吞咽功能评估.根据首次评估结果,观察组再选择性采用低头含胸吞咽、体位吞咽、交互吞咽、声门上吞咽、上声门上吞咽等训练方法.对照组静息性误吸者给予鼻饲,喉渗入、误吸者协助患者按常规进食.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及进食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及进食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专门吞咽功能训练的患者,术后进食呛咳明显减少,进食时间提前,进食比较顺畅,而且术后恢复得比较好.
  • 戚陈玉
    护理学报. 2013, (10):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局部微量持续灌注丹参肝素液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为灌注治疗前心理护理,灌注治疗期重视灌注导管的感染预防,用药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经治疗和护理,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导管置入局部持续灌注治疗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 陈佩玲,谢伦芳,朱庆云,王维利
    护理学报. 2013, (10):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运用治疗性沟通的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两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3.20,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情绪.
  • 王瑛,陈建群,徐学军,包晓红,陈燕波,赵钱雷
    护理学报. 2013, (10):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心理韧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为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36名实习护生,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本组实习护生的心理韧性为(94.17±5.19)分;自我概念为(241.10±24.37)分;心理韧性得分与自我概念得分呈正相关(r=0.328,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能联合预测自我概念29.3%的变异量(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概念呈中等水平;心理韧性能有效预测实习护生的自我概念,提示进一步培养实习护生的心理韧性,能提高其自我概念.
  • 何惠兰
    护理学报. 2013, (10):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该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制定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社会心理行为干预等,对中英街社区608名老人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20名老年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中英街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96.0%在饮食爱好上喜欢清淡,91.1%既不抽烟也不饮酒,95.0%保持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96.0%每年体检1次;40.6%对自身的健康状况非常满意,29.7%对整体生活很满意,57.4%比较满意.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5年来发生率为0.结论适宜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变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吴秋霞,肖冬梅,林春霞,朱小芳,张秋娟
    护理学报. 2013, (10):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对86例冠心病出院患者实施随访护理,内容包括定期组织座谈会、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方式,指导患者保持心态平衡,进行饮食、控制体质量和运动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出院后1个月(干预前)和随访3个月后(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按时检查、合理饮食、遵医治疗、戒烟戒酒、坚持运动疗法各项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能提高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 胡碧花,任爱珍,黄志,严文娜,傅英妹
    护理学报. 2013, (10):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实现安全有效的护理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研制防拔管护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7例意识不清的无自知力患者按完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其中对照组107例采用传统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110例采用自制的防拔管护套约束.分别比较两种约束方法在护士耗时、患者不良反应、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时间、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防拔管护套制作简单,可以减少护士工作时间,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其人性化设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护理学报. 2013, (10):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